首页

黑冰女王论坛

时间:2025-05-28 22:01:33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19097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34件(套)文物亮相沈阳故宫讲述琉璃文化

其中,一则“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园16号楼21层2104的50%份额”的拍卖曾在2022年引发一定程度的讨论,当时的信息显示,2个报名的竞买人都不是优先购买人和所有人。

创新成都酒旅融合,水井坊酒中美学不止于《醉锦图》

一院长二丙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张津泽介绍称,型号队伍根据“一箭三星”并联发射需求,对火箭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保证三颗卫星的包络安全性以及分离安全性。

埃文·凯尔开启中国行 首站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后起地震深度16.1公里,震中在花莲县政府南方27.8公里。全台各县市最大震度为:花莲县、南投县4级,台东县、台中市等3级,高雄市、苗栗县等2级,台北市、屏东县等则为1级。(完)

东西问|韦章炳:水族端节有何文化渊源?

第二届天鹅节期间,通过进一步建设主场区、观鸟区、展览区、民宿区等场所,带给市民、游客丰富的旅游和休闲体验。聚集北票特色美食、农产品展销、老字号巡展等传统消费领域,举办了农特产品展销会、朝阳旅游“后备箱”工程展销、天鹅湾大集。同时,于3月15日至3月31日开展天鹅季惠民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潜力。(完)

AI眼中的中国|10张图,看懂一季度中国经济

“眼下正是草莓成熟的季节,来买草莓的顾客一波接着一波,还有周末带孩子来采摘的,根本没空歇。”大店镇许家孟晏村党支部书记许红波笑着“抱怨”。“今年草莓上市比往年早一个月且产量高,目前大棚每天每亩产量在70斤到100斤左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